枫叶红于二月花
2012年后勤保障透视
创新思路 开展多样管理
学校后勤一直秉承“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以管理求效益、以服务求支持”的理念,牢固树立“三服务、三育人”的服务宗旨。一年来,在学校董事会、党政的支持下,通过创新思路、改革机制、强化服务,不断提高后勤的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保障能力,得到了全校师生的充分肯定,也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一致认可。
学校后勤不断创新思路,通过新点子、新方法、新措施,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通过各种有效管理,在学校本科学位授予评估中做好了后勤服务和保障工作,也圆满完成学校重大接待、检查、验收的保障任务。
为规范教职工考勤及请假制度,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正常有序进行,4月28日,学校“一卡通小组”对考勤管理系统进行了升级,刷电信手机即可完成考勤。该考勤管理系统目前在图书馆、网络中心、后勤办公楼、宿管中心、物管中心餐饮部分及保卫处试运行。考勤管理系统的投入使用,使考勤工作更加规范化。
改革机制 实行双轨模式
“双轨制”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即实行事业型管理体制、企业化运行机制,建立小机关、多实体、高效益的大后勤。后勤集团分服务保障型和服务经营型两种运作模式,下设办公室、财务部和饮食、商贸、宿管、水电、车辆管理、校园管理等六个专业服务中心,其中饮食、商贸服务中心,为服务经营型,实行计划单列、独立核算、微利经营、自负盈亏。车辆管理试行单车核算并逐步过渡为企业运作。
建立经济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逐步扩大经营性服务范围,规范有偿服务,积极推行精细成本核算。努力增收节支,节能降耗,降低后勤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后勤服务保障能力。
近几年,主副食及原材料价格连续上涨,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饮食工作面临巨大压力。后勤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市场预测分析,准确把握价格趋势,通过实行与武汉各大高校联合采购、“农校对接”,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饮食营养含量,提倡绿色饮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饮食条件。为满足广大师生对饮食的多层次需求,丰富校园饮食文化生活,饮食中心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每年举办“美食节”拉近了食堂与师生的距离,推动了学校饮食文化建设,提高了服务质量。
去年3月,教育部发展规划司高校学生食堂工作调研组组长刘东志,对我校“按照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方向、结合独立院校新的办学模式和新的运行机制、努力创建独立院校新型餐饮保障体系”等经验给予高度评价,称我校在全国同类院校中起到了领头作用。
强化服务 打造和谐校园
全天候的水电供应,无忧的饮食住宿,便利的交通物业,舒适的校园环境是办学的基础保障,是后勤人不断追求的目标。
“在寝室就能洗到热水澡,特别是这大冬天的,不用再去澡堂,真是方便多了。”姚同学说。今年暑假空气热力泵洗浴系统引入西区、南区学生公寓,现已全面覆盖学生公寓,提高了居住条件。后勤集团还利用暑假期间对全校的高压配电柜进行检测和维护保养,对全校水池和供水设施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重新布局优化教学和师生供水供电设施设备,提高供水供电质量和水电运行安全系数,提高水电保障能力。
宿舍管理中心通过制定《学生公寓钢制管理办法》和《钢制家具丢失、损坏赔偿标准》,用制度管物。学生公寓已更换钢制家具7004套,占全校实有床位数的41%。计划在2013年将学生宿舍的木质书柜、床铺全部换掉。拟定了《华中科技大学武昌住宿合同》,用制度管人。
去年上半年,在学校和后勤集团的共同努力下,对巡司河的北段进行了大规模改造,从巡司河岸至18号教学楼改造扩建成师生文化娱乐活动中心,成为校园绿化美化的一道风景,改造效果明显,现巡司河改造工作已基本完成。“学校外围的那条巡司河旁,现在修了一条蛮长的临河走道,每天放学就沿着它走,虽然那水有点脏,但至少不臭,走在那还是很有感觉。”一位邹同学在自己的空间写到。
去年初,在校园各处的绿化带上增加了40块有名言诗句的文化石,石头上面均刻有国内外的名言警句。目前,学校绿化率已经超过40%。我校还集中更换了一些道路上的路灯,特别是去18栋教学楼的道路均换为节能灯。通过各种措施,学校向“花园式”校园正一步步迈进。
千帆意发,百舸争流。如今,敬业、睿智,富有创新精神的武昌分校后勤人正信心满怀,锐意进取,克难奋进。金国杰副校长表示,将进一步强服务、抓建设、创特色,让后勤保障工作再上新台阶。迎着十八大的喜人春风,凝心聚力,将后勤的工作做好、做实,将后勤服务质量推向新的高度。
记者 杨成
编审 代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