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雷锋精神永驻校园
“党员践诺志愿服务站”再续火种
经管学院09级学生党支部128名党员,主动参与图书馆志愿服务行列,以实际行动诠释“服务大众,以人为本,为同学们能在图书馆更好的学习创造良好环境”的理念。志愿服务包括书籍排序、书籍上下架、搬运书、维护图书馆进出管理秩序以及图书馆清洁工作、制作图书馆意见箱等。经管学院郭莉同学作为志愿者代表发起号召,“学生党员应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活动,以自身行为号召和带动身边同学,发扬雷锋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创造美好而充实的人生。”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戴人玉现场讲话中指出,“今年为‘向雷锋同志学习’49周年,经管学院之举再次弘扬了学校的优良传统精神,希望更多的同学投身于学雷锋活动中去,让更多的雷锋在我校成长。”经管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魏光宇称,“学院党支部每周会以小组形式继续深入图书馆进行志愿服务,并将该活动长期开展,形成常态化、机制化,从而传承下去,影响更多的同学。”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适应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群众期待,明确提出要“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据悉,自3月2日校党委召开“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动员部署工作会议以后,时值“雷锋49周年纪念日”,各单位结合学校的文化建设,广泛开展主题班会、主题团日、主题演讲、展览展示、文化演出等弘扬雷锋精神的宣传教育活动,着力增强师生员工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和关爱意识。
雷锋直抵人类良知的永恒叩问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片土地?----你既然活着,你是否为未来人类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加美丽?”雷锋这一直抵人类良知的永恒叩问,深刻反映了雷锋精神的科学性和崇高性、先进性和群众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的有机统一,不仅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本色,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也内在地蕴含了世界上一切向往真善美的人们的共同价值认同。
雷锋精神是一座内涵丰富的精神宝库。学校建校以来,积极创新学雷锋的内容、形式和手段,在校园蔚成一种非常独特的景象,构成了一条长长的星光大道:
——2008年3月,城建系大四学生韩晗捐献骨髓,挽救一位38岁的北京警官。
——2008年酷夏夜晚十时,信息科学与技术系学生刘波在公交车上,突然发现一位心脏病老人歪倒,立即建议司机和同车乘客施行抢救,见车上无反应后怒吼司机停车,只身将突发心脏病老人紧急送往医院救治。
——2009年2月,大一学生郑龙在汉正街火灾中智救七旬老太。
——2009年3月,血站告急,校青协迅疾组织全校学生义务献血。
——2009年3月,新闻与法学系主任涂光雍教授,将一面来自江苏省大丰市新丰镇敬老院的锦旗和感谢信,转交给法学专业0801班的许迎玲同学。
信中写到:“非常感谢贵校许迎玲同学对我院老人的关心与帮助。十年来,她一直坚持尊敬老人,关爱老人,从小学开始到初中、高中、大学,每年节假日总是为敬老院老人送食品、送年画等,还为老人唱歌跳舞、表演节目,年复一年,从不间断,老人们看到小迎玲就像看到自己的小孙女一样高兴,都夸她是个好孩子”。
——2009年3月,校阳光爱心协会300多名志愿者,再次把温暖与希望带到白血病患者04级毕业生高明身边,将义卖报纸所得的2000多元现金送到高明手中。
——2009年5月,新闻与法学系大四学生陈超捐献骨髓,挽救一位28岁的北京女硕士。
——2012年春,一位老奶奶讲述了一段“活雷锋”的故事,她孙子阳阳母亲病逝,儿子在外打工,家庭生活拮据。新闻与法学学院沈妍和经济管理学院周蕾两位同学给阳阳作义务家教,她们相继毕业的时候,城建学院学生雷通兵接班,继续这场“爱心接力”,前前后后已历经9年。
走近雷锋,从小事中凸显,从点滴间撒播,一个关怀的眼神,一次驰援的伸手。当代雷锋郭明义曾写下“来吧,朋友,给你一片绿色,放牧这世界的美丽”动人的诗句。愿雷锋精神像无边的绿海、不老的春色一样,常在大地,永驻校园。
记者 代杨 汪啸
摄影 魏雪霁 林翔
编审 山嘉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