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辛亥英烈志 殷殷吾辈缅怀情
学校组织专家实地考察辛亥革命历史遗迹
为纪念辛亥百年及中山舰沉没73周年,10月25日,我校辛亥革命研究所在严昌洪所长的带领下,实地考察了中山舰博物馆和辛亥革命纪念馆。随行人员有校咨询委员会主任涂光雍教授、副主任梁家兴、辛亥革命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朱学诗及宣传部有关负责人等。
在江夏金口镇中山舰陈列馆,专家们一行细致查看了中山舰及舰舱中保存完好的遗物。当看到中山舰舰体上当年被日机炸开的多处裂口时,专家们沉思良久,拍下照片作资料保存。还有那些与舰同沉江底幸免保存的遗物,让人仿佛置身于当年的壮烈场景中。随后,一行人又来到刚建成不久的武昌起义门及楚望台遗址公园和辛亥革命纪念馆。只见起义门东侧巍然矗立着正面刻有“楚望台”三字的石碑,背后刻有辛亥革命研究专家、严昌洪所长对“楚望台”来历的简介。而辛亥革命纪念馆则保存着众多历经辛亥烈火淬炼的珍贵实物资料,专家们从历史中采摘耀眼的花朵,不禁获取熔岩一般运行奔腾的地火。这次考察不仅是缅怀先烈,同时也丰富了对辛亥革命那段厚重历史的解读。
据了解,中山舰原名永丰舰,是清政府于1910年8月向日本 三菱造船所订购的一艘钢木结构的炮舰。1912年6月建成下水。1913年回国并于元月开赴上海,加入北洋政府海军第一舰队。1922年6月,中山先生广州蒙难时登临该舰,指挥平叛斗争长达50余天,后为中山先生坐舰。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去世后,为纪念其伟大功绩,改名为中山舰。1938年10月24日,该舰在长江金口水域保卫武汉战役中与日机激战被炸致沉。
记者 子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