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被指抢房源抬租金 自如负面舆情值居高不下 平台更名快狗打车 58速运司机认同感拉低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8月13日至23日舆情监测显示,新经济企业舆情风险较大的三起事件发生在互联网信息中介平台与共享经济领域,分别是:自如被指抢占房源哄抬房租,通过水木社区帖子、自媒体传播、胡景晖炮轰三重发酵使舆情迅速升温;哈罗单车员工毁坏竞争对手单车,企业之间恶性竞争引发关注;58速运改名快狗打车使得司机群体出现较大情绪抵触,认为有损自身尊严。其中,自如事件舆情风险最高,哈罗单车与5 8速运相对风险偏低,分别处于中等与中等趋于较低水平。
指标说明
新经济企业
声誉风险榜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智库课题《新经济企业声誉风险榜》,以评价榜单为核心产品,以声誉数据库为支撑,以智库服务为延展,对中国新经济企业群体进行全方位研究观测。而且,在之前基础上对指标体系进行优化,以事件风险、应对风险两个主维度,评估新经济企业面对负面舆情的应对效能。事件风险主要着眼于网友讨论的激烈程度以及呈现的情绪态度;应对风险就新经济企业应对负面舆情的滞后性、消极性、无效性三个子维度诠释。具体而言,滞后性描述企业首次公开回应的时间与舆情发生时间的差值,消极性刻画企业面对舆情回应的态度,无效性评估企业回应是否针对公众的诉求,符合公众期待。所有指标各以满分5分评价,经过权重赋值,评估负面舆情给企业带来的声誉风险。
数据说明:诉求类评价数据、情绪趋势数据等来自新浪微博、新闻客户端、论坛等相应舆情事件评价信息。
自如等中介违规被查 回应滞后削弱品牌信用
8月1日网友在水木社区发帖称,自如、蛋壳等长租公寓为抢占房源哄抬租金。15日,某自媒体发布《自如,正在毁掉年轻人的城市梦想》的文章认为,自如将租房成本推高近20%,但没有提供与之相匹配的商品与服务。8月17日,“我爱我家”前副总裁胡景晖炮轰自如、蛋壳等长租公寓运营商,认为它们以高出市价20%至40%的价格争抢房源,致使房租暴涨。对此,自如等长租公寓品牌纷纷发布紧急声明。同日,自如、相寓、蛋壳公寓等被北京市住建委联合市银监局、市金融局、市税务局等部门集中约谈,两天后又被北京市房地产中介协会约去参加座谈会。
8月18日,胡景晖闪电离职,在朋友圈发文称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为了平息舆情,自如、蛋壳等北京10家主要租房中介共同承诺不涨房租,并拿出北京全部12万套存量房源投向市场。但雷速体育,雷速比分直播自如等长租公寓的讨论热度呈现指数级上升,舆情风险再度拉高。22日,自如曝出被北京市住建委等部门联合查处,次日自如发表声明称接受查处结果,负面舆情值居高不下。
事件风险 迟到回应缺乏足够可信度
自如被指哄抬房租事件风险4星半,属于高风险。舆情爆发后网友对于自如始终处于负面区域,情绪值仅8月18日、19日小幅上升,可能与自如官方紧急声明以及CEO熊林澄清有关,但8月20日再度回落至-4以下。对此,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管理系副教授望晓东认为,金融资本的过度介入会打破市场原有的相对平衡,按照自如融资规模推断,其能够控制的房源规模较大,有可能基于企业主观意愿提升挂牌租金进而影响市场租金水平。
情绪趋势的稳定与低分说明网友态度摇摆性较小,自如哄抬房租的负面评价不易被轻易扭转。自如迟到的回应与行动更像是迫于舆情压力的被动说明,缺乏足够可信度与说服力。
应对风险 急于自证清白降低回应效果
舆情萌芽与传播期,自如没有对网上流传言论作出任何反应,直到8月17日胡景晖的言论将舆情引爆后才回应,应对滞后性风险为3星半。进入爆发期,舆情话题由单一哄抬房价转向混乱的租房中介市场与逐利的资本游戏,而自如回应仍停留在对帖子辟谣以及对没有哄抬房价的解释。回应滞后带来的是消极风险、无效风险被放大,自如承诺8万套存量房不涨价的舆情应对正面效果被削弱。
自如官方声明、CEO熊林的回复均没有明确自身可能存在的问题,没有后续举措。自如被北京住建委等部门约谈,被多个部门联合查处,急于自证清白的言论既降低回应效果又消磨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应对消极性风险3星半。应对无效性风险方面3星半。舆情诉求监测显示,58.6%的网友认为政府应加强监管,严惩违法企业;16.2%的网友明确反对哄抬房价,希望自如用实际行动降低租金;9.1%的网友认为企业在逐利的同时更需履行社会责任,不被资本绑架。而且,网友讨论已从自如是否存在哄抬房价转到企业模式与市场行为是否合规合法。
望晓东谈到,舆情对租赁企业会产生负面影响,从融资规模、租赁运作流程等方面来看,自如这类租赁企业确实存在大规模控制房源、影响市场租金水平等可能性。这种舆情影响会直接作用于租房者,自如等企业的现实客户、潜在客户可能会不断审视其承租房源租金的高低,企业是否值得信任等。对于投资人来说,可能需要防范政府介入调查而产生的企业经营风险,而房东受到的影响相对有限一些。
民意调查
超八成受访网友
不满意自如回应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网络民调结果显示,截至8月23日下午,89%的网友表示会关注事件进展,88%的网友认为自如存在哄抬租金的行为,85%的网友不满意自如的回应,83%的网友觉得此次事件会影响自己对自如的好感,57%的网友表示此次事件发生后不会考虑自如租房。
风险评估
回应滞后消磨租赁中介行业信用
此次自如面临风险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事件风险涉及住房民生,民众的高关注度拉高负面舆情情绪峰值;应对滞后性导致回应处处被动,企业只能疲于应对。自如的滞后性回应难以与网友诉求相契合,不仅可能影响到品牌信用度,刚建立起来的租赁中介行业信用还可能被消磨殆尽。望晓东认为若相关企业确实存在着垄断房源、哄抬租金的行为,且未能有效被规制,那么可能使行业进入曲折发展进程。如何改进?他提出两点:住房租赁企业必须主动配合政府检查取证工作,若有问题应及时整改调整,同时建立信息发布机制,向社会公布企业运作流程;政府需要规范金融资本介入租赁市场,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出台适度的房租管制措施,完善相关法律保障租客房东等市场中的个人主体。
哈罗员工剪断青桔车锁
暴露出企业管理有问题
8月13日有媒体报道称,开封哈罗单车员工因为认为青桔单车投放开封市场会影响哈罗单车在开封的经营,进而会影响自己的工资收益,所以7月21日剪断几十辆青桔单车车锁。目前,8名嫌疑人均已抓获。8月14日哈罗单车发布官方致歉公告称,会加强员工培训,配合警方调查。南都记者了解到,哈罗单车方面称目前事件还在调查,尚未有后续进展。
事件风险 网友对于哈罗员工行为较反感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监测显示,哈罗单车此次舆情事件风险为3星,属于中等风险。网友情绪集中在负面区域,但情绪值随时间先下降后缓慢上升,其情绪走势拐点在8月15日,在此之前呈下降态势,从-3.3下降至-4,之后直到8月20日,情绪趋势呈上升态势,从-4上升至-1.03,上升幅度比较明显。这说明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网友对于哈罗单车员工的行为比较反感,但由于舆情属于个案,且具有地域特征,传播力度不强,裂变议题较少,因此在哈罗单车官方公告出来后,网友的情绪诉求基本得到满足,情绪趋势开始回暖上升。
雷速体育,雷速比分直播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湖北省商业经济学会副秘书长李林副教授认为此次事件属于偶发,更多的是个人的利益关系采取的不理智行为,但也暴露哈罗单车在员工企业价值观培训,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做得还不够好。
应对风险 回应及时仍需视后续行动而定
哈罗单车在此次事件中的应对风险整体属于中等。24小时内,哈罗单车针对事件给出官方回应,应对滞后性风险偏低,仅为2星半。回应的消极性与无效性相对较高。应对消极性风险为3星半,主要集中在哈罗单车的公告并未写清企业是否主动承担由员工造成的友商损失,也未通过官方渠道进一步跟进警方调查进度,后续消息与措施的跟进比较被动。李林说,尽管哈罗单车的回应较及时,降低事件影响程度,但还是给企业造成一定影响,在员工管理与劳资纠纷处理上需要汲取教训。
应对无效性风险方面,诉求类占比位总网友评论的18%。其中,32.1%的网友认为企业间应良性竞争,另有24.1%的网友认为企业需要加强自身和员工的法律意识。哈罗单车的回应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网友的诉求,但企业良心需要用时间去验证,很难仅通过公告去判断,仍需要后续措施行动,应对无效性风险为3星。
风险评估 哈罗单车具体改进措施不明确
哈罗单车此次舆情属于个案,事件风险与应对风险均处于中等。事件风险主要集中在事件爆发前三天,官方公告的出现使得情绪趋势扭转,事件风险逐渐降低。而应对风险主要集中在后续消息、企业具体改进措施不明确,此事件也给众多新兴企业提了一个醒:除需要注重盈利与规模外,企业的文化建设、员工的企业价值观教育也是一个企业长久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
58速运更名致司机不满
长远看易产生负面评价
58速运最近因为更名为“快狗打车”,引发部分司机抗议。部分平台司机认为新的名称存在一语双关的嫌疑,有损尊严。8月20日,快狗打车对此进行回应称,快狗打车名称具体指拉货(生意人)、搬家(家庭)、运东西(各类物品)等各种需求场景,可快速、便捷使用的A PP平台,除业务平台名称外,没有其它任何方面关联的含义指向。但雷速体育,雷速比分直播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湖北省商业经济学会副秘书长李林副教授指出,58速运更名涉及到尺度、合理性等问题,引发社会关注。短期来看,也许可以增加曝光度,但从长远而言可能导致利益相关者对其产生负面的社会评价。
事件风险 快狗打车公告未改变公众情绪
58速运更名舆情的事件风险最终为2星半,属于中等区域较低。舆情监测的情绪趋势显示,8月19日至8月21日网友评价集中在-2.5分左右,无明显变化。这说明网友对于更名的态度虽然处于负面,抵触情绪没有想象强烈。但需要注意的是,快狗打车20日发布的公告并没有对公众情绪起到明显改变作用,虽然快狗打车方面指出名称不存在引申义,但实际情况可能是该名称确实会对部分司机的情绪造成影响。
李林解释,因为人是社会的人,自身受到所在的社会文化对其价值观的影响,自我形象认知是很鲜明的。在传统文化影响下,被称为狗,带有明显蔑视、不尊重的意思,无论企业本意是否如此,司机在情感上、自我认知上是不认同且强烈抵制的。
应对风险 更名风波或影响到投资者信心
从时间上来说,快狗打车的回应速度较快,官方公告距离舆情爆出时间差不足24小时,应对滞后性风险仅为2星半。但是,应对消极性风险与无效性风险较高。快狗打车相关人员告诉南都记者,目前企业除声明暂无其他解释。而官方声明中只说明没有指向含义,更名是因业务需要,没有提出如何解决司机抵触情绪的具体办法,应对消极性风险为3星半。
应对无效性风险评分为3星半,38%的网友认为企业应重新更名,有网友直言若要满足品牌升级赋能需求,更名为快马,寓意快马加鞭可能更好。18.6%的网友认为企业应尊重员工,更名时需要考虑到司机感受。还有14.3%的网友认为管理层决策需要考虑周全,此次更名证明管理层思维混乱。对此,李林认为,此次事件的发生可能影响到股东等投资者的信心,也有可能会影响到内部雇员对企业形象的认同感。
风险评估 企业更名应尊重既有文化认知
企业名称作为一个企业的无形资产,既提供了企业文化导向,又引导着企业价值观建设。作为企业,除商业属性外也应尊重既有文化认知,进而考虑到名称可能产生的社会反响,以及员工接受程度。快狗打车需要解释的可能并不是这个名字实际上是否存在对司机人格尊严的侵犯,而是坚持使用这个名字的话,如何重建企业在部分平台司机心中的企业价值观与文化认同。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统筹:邹莹
数据采集分析:南都见习记者 冯浩鹏 南都记者 凌慧珊 梁秀霞 占华平 实习生李彭灿 唐敏钊 苏可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