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雷速体育,雷速比分直播
  • 综合新闻
  • 媒体聚焦
  • 电子校报
  • 首义光华
    • 学校荣光
    • 教科成果
    • 竞赛获奖
    • 优秀师生
  • 视频新闻
  • 校媒风采
  • 微信
 
学校主页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正文详情

新闻系对100名01级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查

null

更新时间:2007-03-21  浏览量:   来源:发布部门: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null

    从2005年10月下旬开始,新闻系依学号对100名01级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100人中,除8人复习考研、1人出国深造、2人待业外,89人走上了工作岗位。这89人中,4人在政府机关担任公务员,6人在学校从事教学、管理工作,40人在新闻媒体工作,14人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宣传工作,22人从事房产、贸易等经济工作,2人入警入伍,1人自办信息咨询公司。

    对这些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我们感到,一方面,我校培养的人才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令人欣慰,另一方面,我们的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教学手段等,也有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的必要。

    主打“产品”适销对路。100人中,有54人走上了新闻工作岗位,且大都受到用人单位的器重。如欧阳毅、李琳分别被北京《经济时报》、《佛山日报》录用,成为业务骨干培养对象;有一名同学在单位立了三等功,有一名同学至今已有300多篇稿件见报。这说明我校的教学是成功的,是达到了预期目标的。不过,这些毕业生多在经济文化类专业报纸,少有在党报报社的,无一人进入省级以上新闻媒体,这表明学生的能力或社会对我校的认知度有待提高。

    专博结合路更宽。这批毕业生虽然学的是新闻学专业,却有7%的学生在电视工作岗位就业,10%的学生在杂志社做记者、编辑,这表明该系为这批学生开的广电选修课和较广泛的社会实践起了作用。在校期间,他们利用学校广电实验室进行实践训练,初步掌握了电视新闻的采访、写作及节目编辑制作技能,为从事电视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这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我校新闻学专业的教学,在重视新闻的采、写、编、评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学的同时,也要涉猎各种媒体的工作要求,努力使学生成为传媒通才。

    网络教学尚待开拓。这批毕业生中,有3%的学生在相关网站就业,这表明,该系网页制作课程为学生拓宽了就业门路,但另一方面,毕竟去的人少,与目前网络站点遍布各个领域,全国各类网站平台飞速加宽、大量吸收人才的形势不太适应。因此,学校应加强新闻学专业中的网络新闻概论、网页制作实务等网络课程的教学,有计划有目标地培养这方面的人才。

    扩大“稳定型”就业面。10%的毕业生当上了国家公务员、警官、大学辅导员、教师,虽然这些工作并非他们的学之所长,但其就业相对稳定,是值得倡导的。因此,在学生择业时,应加以引导;在教学方面,也可考虑开一些相关选修课和专题讲座,着力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组织协调能力和表达能力。

    对“暂栖”者要引起足够重视。100人中,有22%的人在非新闻类的公司就业,多从事商品推销、物流运行等工作。据了解,他们只是“暂时过渡”,如有更理想的去处,他们随时都可能跳槽。虽然不能说用非所学就不好,也不能说他们未能从事新闻工作,就表明他们的新闻专业没有学好,但做经济类的工作,毕竟不是他们的优势,因此,我们在提倡先就业后择业的同时,对文科类的学生辅以经济知识的教学,可使他们翼羽更丰满些,适应性更广泛。

地址:雷速体育,雷速比分直播 邮编:430064 电话:027-88426013 传真:027-88426111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 雷速体育,雷速比分直播 鄂ICP备16000181号

  • 新闻中心首页
  • 雷速体育,雷速比分直播
  • 综合新闻
  • 媒体聚焦
  • 电子校报
  • 首义光华
  • 视频新闻
  • 校媒风采
  • 微信
  • 学校首页
  1. 首页
  2. 新闻中心
  3. 综合新闻

新闻系对100名01级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查

2007-03-21 10:18:08

    从2005年10月下旬开始,新闻系依学号对100名01级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100人中,除8人复习考研、1人出国深造、2人待业外,89人走上了工作岗位。这89人中,4人在政府机关担任公务员,6人在学校从事教学、管理工作,40人在新闻媒体工作,14人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宣传工作,22人从事房产、贸易等经济工作,2人入警入伍,1人自办信息咨询公司。

    对这些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我们感到,一方面,我校培养的人才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令人欣慰,另一方面,我们的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教学手段等,也有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的必要。

    主打“产品”适销对路。100人中,有54人走上了新闻工作岗位,且大都受到用人单位的器重。如欧阳毅、李琳分别被北京《经济时报》、《佛山日报》录用,成为业务骨干培养对象;有一名同学在单位立了三等功,有一名同学至今已有300多篇稿件见报。这说明我校的教学是成功的,是达到了预期目标的。不过,这些毕业生多在经济文化类专业报纸,少有在党报报社的,无一人进入省级以上新闻媒体,这表明学生的能力或社会对我校的认知度有待提高。

    专博结合路更宽。这批毕业生虽然学的是新闻学专业,却有7%的学生在电视工作岗位就业,10%的学生在杂志社做记者、编辑,这表明该系为这批学生开的广电选修课和较广泛的社会实践起了作用。在校期间,他们利用学校广电实验室进行实践训练,初步掌握了电视新闻的采访、写作及节目编辑制作技能,为从事电视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这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我校新闻学专业的教学,在重视新闻的采、写、编、评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学的同时,也要涉猎各种媒体的工作要求,努力使学生成为传媒通才。

    网络教学尚待开拓。这批毕业生中,有3%的学生在相关网站就业,这表明,该系网页制作课程为学生拓宽了就业门路,但另一方面,毕竟去的人少,与目前网络站点遍布各个领域,全国各类网站平台飞速加宽、大量吸收人才的形势不太适应。因此,学校应加强新闻学专业中的网络新闻概论、网页制作实务等网络课程的教学,有计划有目标地培养这方面的人才。

    扩大“稳定型”就业面。10%的毕业生当上了国家公务员、警官、大学辅导员、教师,虽然这些工作并非他们的学之所长,但其就业相对稳定,是值得倡导的。因此,在学生择业时,应加以引导;在教学方面,也可考虑开一些相关选修课和专题讲座,着力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组织协调能力和表达能力。

    对“暂栖”者要引起足够重视。100人中,有22%的人在非新闻类的公司就业,多从事商品推销、物流运行等工作。据了解,他们只是“暂时过渡”,如有更理想的去处,他们随时都可能跳槽。虽然不能说用非所学就不好,也不能说他们未能从事新闻工作,就表明他们的新闻专业没有学好,但做经济类的工作,毕竟不是他们的优势,因此,我们在提倡先就业后择业的同时,对文科类的学生辅以经济知识的教学,可使他们翼羽更丰满些,适应性更广泛。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